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 (第1/4页)
就是一天了。你们看旧报纸是研究什么啊?” “研究本省的最近三十年的建筑风格。” “这有什么可研究的啊,”高大上的名词显然糊住了阿姨,她挺满意的点了点头,“但报纸上的资源比较少,你们还可以去看一些建筑专著。” 李泽文笑着回答:“谢谢阿姨,我们下午就去。” 整整一上午的辛苦,两人翻看了成千上万份报纸,找到的旧日新闻超过了两百条,和潘昱民有关的大约有五六条,剩下的就是他曾经呆过的两家建筑设计院的相关新闻。从这些新闻稿里可以看出,不论潘昱民的人品到底如何,他对自己的这份职业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这当然也不奇怪。只有投入这样的热情,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这五六篇新闻稿还有配图一张,一张就是潘禺民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的照片,照片里的潘禺民神采飞扬,自信满满。 中午时分,两人随便在图书馆边上的小饭店吃了一碗面后又再次返回图书馆,两人不再去旧报刊阅览室,去了二楼的大阅览室。 李泽文在电脑上查询了片刻,然后找到了一大堆诸如之类的著作。 这些建筑类的汇编丛书都是大部头,堆在桌子上足有一米高。 “真是多啊,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李泽文不但不觉得多,还有些轻微遗憾:“在图书馆查资料有时候就是会遇到这样‘不完整’的事情,毕竟不是档案馆。” 的确,从书脊上的年份来看,这种总结性的图书有漏掉的年份。郗羽完全理解李泽文在图书完整性上轻微强迫症——基本上每个学者都有这样的小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