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2章 状况百出的对话 (第3/4页)
,皮很薄!” 陈阳笑道:“没错,我父亲是跟一位姓谢的老师傅学习的汤包制作。” “而这位姓谢的师傅,早年是在一家百年老店合芳楼学徒!” “而这合芳楼的创始人为什么会有制作汤包的技巧呢?” 在场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陈阳。 这家伙说了半天究竟想说什么? 澳德蕾一个老外对此也很疑惑,她本以为陈阳会第一时间说什么【牛rou面是华国的】之类的话,但他却跟聊家常一样,莫名其妙说了这么多! 陈阳似乎早就猜到了大家没有反应,他继续自顾自说道。 “其实合芳楼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一位来自开封的师傅,是他用家传的手艺在合芳楼教授徒弟,这才让汤包流传了下来,不过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变成了现在我家早餐店里的金陵汤包!” 徐巧这时皱眉道:“陈阳先生,您想说什么?” 陈阳举手打断她道:“在华国古代两宋之交的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细数开封御街的驰名小吃,过了【车家炭】、【张家老店】,头一家就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这时有关于汤包最早的记载!” “上溯至华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包子】这种食物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之中,五代时,汴州阊阖门外大道旁有张手美家,水产陆贩,随需供应,每节专卖一物,伏日则卖【绿荷包子】!” 澳德蕾似乎对这种历史性的话题很感兴趣,但陈阳刚刚所说偏文言文,同声传译的不是很好,于是她开口提问道:“陈先生,您刚刚那话怎么解释?” 陈阳笑道:“汴州即是华国现在的豫省开封,伏日则是每年最热的季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