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132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0章 (第2/3页)

在不同的指挥切换中,也是需要适应时间的。

    如果全部指挥都交给李少杰亲力亲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除了最终的总演出,以及在各个国家历史遗址的演出活动的指挥,是李少杰负责以外。

    平日里,在各自音乐厅的作品演奏,是由各乐团的常驻指挥家来进行指挥的。

    像是普通人以为的,“你就以李少杰的基准来呗”,这实际上才是不可能的。

    或许未必一定要大改特改,但按照自己独特的个人指挥风格来,绝对是必要的。

    放在李少杰本人来看,也绝对不会扼杀这种艺术的发散性的。

    如果说,这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公式。

    乐团,就是计算器,或者算盘,甚至是楔形石板,麻绳,算筹……等不同的计算方式。

    那么,公式中xyz的代表数字具体是多少,就是由指挥家自己决定的。

    公式是一个,但算出来的结果却千千万万,这才是音乐作品,乐团,指挥家,彼此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这样百花齐放的结果,才是音乐艺术真正活着的灵魂。

    而不会成为死的东西。

    如果真的完全一样,照着抄,那这些指挥家也不可能会成为顶尖。

    而正是因为这些铁律。

    导致活动展开的时间安排变得极难。

    面对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国外乐团,国外音乐厅,指挥家。

    很多时候,确实很难做到统一指令,统一进度。

    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艺术家成功的基石,但往往也是烦恼的来源。

    就好像画家总会纠结于颜色的选择,哪怕颜色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一样的。

    音乐家也会纠结于单个的音色,尽量想达到完美,哪怕外人听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