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三章 进退两难 (第4/9页)
小侄性子懒散,又好嘴,所以平日里所思所想皆是如何让人吃得饱吃得好,同时也不太累,很多想法都是小侄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想出来的。” 房玄龄失笑,指了指他,道:“挂着尚书省都事的官职,三天两头不来应差,偷懒竟偷出理由来了,往后你再往老夫这里递假条,老夫若不答应是不是耽误你忧国忧民了?” 李素干笑:“房相您莫闹,小侄的官职和爵位已被陛下罢免了……” 李世民嘴角不易察觉地一勾,随即露出怒色,不满地哼了一声,显然对李素干的混帐事仍未消气。 君臣商议片刻,一致觉得设立农学非常有必要,于是李世民表态了。 “农学可设,朕决意在长安城外划出十顷天字良田,专研作物改良之用,鸿胪寺召集各国使节,命他们将本国作物种子呈来长安,国库拨钱两万贯,工部领匠人先把农学房子盖起来,再选拔官员,确定官职,最重要的是,农学内不但要召天下各州府有经验的老农,更要每年选一批寒门农户子弟进来,将种田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此事,玄龄亲自调度,务必用最快的时间将农学的底子搭建起来。” 房玄龄凛然领命。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农学之设,独立于朝堂之外,不参与朝堂政务,如同弘文馆一般,是个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同的是,弘文馆治圣贤经义,而农学专司农事,二者并存,泽惠士子万民,甚善!”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一惊。 李世民竟将农学与弘文馆并列,可见他对设立农学一事何等重视,以后农学在朝中的地位亦见一斑。 弘文馆虽说是专治学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