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闲人_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筹在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筹在手 (第3/6页)

楚辞》里面也定义了五谷,分别是“稻,稷,麦,豆,麻”,稻谷很争气地继续保持第一。

    可见稻谷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渐渐由冷门的农作物变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主食。不同的是,北方习惯小麦所制的面食,南方习惯稻米。

    当然,这个年代并不存在南北饮食习惯的问题,在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年代里,除了权贵阶级,平民百姓谁还在乎食物的味道好坏?能刨进嘴里的就是好东西,只是因为土壤气候的原因,所以南北方种植的作物也不一样。

    如今的大唐也种植稻米,而且种植面很广,最多的是江淮荆湖一带的长江流域,其次便是关中的秦岭至淮河一线以南,另外还有巴蜀和岭南地区也有种植。其种植地区分布江南道全境以及北方的幽州,并州,绛州,同州,雍州,陇州,渭州等地。

    由于纬度太高的地区并不适宜稻米种植,所以尽管大唐的稻谷种植面甚广,但基本上北方的土地作物仍以粟,黍,麦为主。

    李素此刻两手各自握着一把稻米,左手是关中所产,右手是占城稻。

    平日养尊处优,李素对农活知之甚少,但是两种稻米摊在手上互相一比较,连瞎子都能看出明显的不同。

    关中原产的稻米颗粒略小,颜色发黄,米粒上间杂着些许的黑点,显然质地不纯,稻穗也是微呈弯曲状,单穗米粒数量也比较少。

    而右手的占城稻颗粒大且饱满,颜色雪白晶莹,稻穗被米粒的重量压得沉甸甸的,弯曲到了极点,穗长无芒,垂下来几乎与根茎平齐。

    李素再将关中稻穗和占城稻穗上的谷粒一颗颗摘下来,分别归拢成两堆,首先将它们摊在手心里掂了掂,感受了一下重量的差异,然后很认真地一颗颗数下来。

    数过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