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_第四百三十七章 存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存亡 (第5/7页)

人。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最早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共十卷,收录了先秦至隋唐千余年间帝王、官员和书法名家等一百零三人的四百二十篇作品。

    因是淳化三年由高粱河车神组织编撰的,所以被称作淳化阁帖。

    真本已毁于庆历年间的大火,民间翻版来回拓印,至今已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

    朱楧就藩的时候,朱元璋给了他一部宋本《淳化阁帖》,前八卷都是当年北宋宫廷刻版的原拓,格外珍贵,成为肃藩的传家之宝。

    为防止不肖子孙把国宝损毁,朱楧在上面留字,提写勉夫小子云,不许与人。

    因此二百年间,这部《淳化阁帖》始终秘藏于王府内库,肃藩宗室子弟能有幸以其练习书法,外人无缘得见。

    直到万历四十三年,陕西右参政张鹤鸣偶然得了一部残缺不全的《淳化阁帖》翻本,听说肃藩有完整阁帖,装着胆子求上门来,希望能比照宋本校勘。

    朱识鋐他爹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不单将阁帖借给张鹤鸣,还有感于各王府对海内没什么贡献,决定延请当时的金石摹刻名家温如玉、张应召,将这副珍贵字帖刻石,任由天下士子拓印。

    这是无比浩大的工程,温、张两生朝暮攻石,如面壁达摩冬寒夏暑整整七年,资助工程的肃王朱绅堯未能亲眼看见刻石完成就身先逝去,朱识鋐继承遗志,直到天启元年才将一百四十四块刻石完成。

    除此之外,两代肃王都没什么花大钱的机会。

    朱识鋐摊开蟒袍大袖里的双手道:“本王又不放贷,要那么多钱做什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丁凋零,说起话来就是硬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