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447节 (第7/7页)
“三座擂台?” “不错。”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一曰王霸,二曰义利,三曰古今,让卓敬、张宇初、姚广孝,分别镇守。” 朱棣明白了姜星火的意思。 变法,所涉及最重要的三个理论难题,就是王霸义利古今三辩。 到底是行与民(士绅)休息的王道,还是行快速强国富民的霸道? 到底是重义,维护作为社会秩序基石的道德体系,还是一切以利为先,追求利益? 到底是师古还是师今?到底是法先王还是法后王?祖宗之法能不能变? 这些问题,若是一一辩论过去,未免太慢,人也太杂,就算有的理学宗师输了,还有会大把人不服。 而如今却简单了。 孔希路是四海名望之所在,他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上,高度疑似因为道统之争被抓进了诏狱,如果真搞这么一个擂台,那么想救他来出名,甚至以此成为下一代理学执牛耳者的大儒级人物,可不要太多。 如此一来,让他们内部推选出代表来闯擂,推选的自然是综合了资历和能力考虑的人选,输了那就得心服,因为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 而如果无人能辩赢新学派出守擂的卓敬、张宇初、姚广孝三人,那么变法所面临的主要学术难题,自然也就有了答案。 如果能赢,后面还有姜星火等着他。 事实上,守擂的三人可都不是白给的,无论是“老年版解缙”的卓敬,还是“道门硕儒”张宇初,亦或是“学贯三教”的姚广孝,哪个放在儒家,也都是大儒级别里面的佼佼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