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9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97节 (第3/10页)

统计,数据分别是。

    洪武十四年:全国有户共10654362户,总人口5987万人。

    洪武二十六年:全国有户共10652870户,总人口6054万人。

    两次人口统计,看起来数据相差不大,但里面却有很大的说法,那就是十三布政使司的户口数,存在着“南降北升”的现象,从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六年,当时南方除四川外,人口数量的下降幅度达到了12.83%,而北方人口却有了明显的增加,上升幅率达到了9.87%。

    而正是因为洪武朝的移民实边,开垦土地,朱棣才有了对抗建文朝廷的本钱否则就按元末北方的情况,没人种田没人当兵,拿啥来奉天靖难?

    但虽然不知道洪武初年大明到底有多少总人口,但可以肯定的是,数字一定不乐观。

    不仅总人口很低,而且青壮年劳动力更是因为长期战乱而锐减。

    姜星火叹了口气:“徐达大将军北征,淮甸至山东,千里之途,渺无人烟。彼时天下可耕之田甚广,而可耕之人却寥寥,而天下之人就这么多,士农工商,任一一行去的人多了,其他行就少了,那按照此‘时’之情形,该如何立‘法’呢?”

    “士子是读书种子,治理国家要用士,而且蒙元统治天下依靠刀兵,故而百年不到分崩离析,大明不能重蹈覆辙,得重新把以文礼治国抬起来,那就非但不能禁止人去读书,还得鼓励;而工者,小到镰刀锄头、大到兵器甲冑,都得手工业者来做,总是不能完全限制的,只能通过降低其社会地位,来让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同时固定了这批人来做工,如此方能维持大明必须要器物生产制造。”

    “如此一来,为了让天下人都去耕田,太祖高皇帝之‘法’,自然是重农抑商,只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