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钦差人选 (第2/4页)
管在李世民生前还是死后,都没有一个能踏足朝堂。 李治登基十几年后,滕王才在机缘巧合下,尝试着慢慢走进朝堂,而且目前还只是在权力中枢的边缘游走。 滕王的机缘,便是他的好女婿李钦载,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好女婿,滕王至今也不过是一个会画蝴蝶,与落魄文人雅士吟诗作赋,事业上一塌糊涂的闲散藩王。 看着李治对李钦载的宠信,滕王半点脾气都没有。 确实没法跟人家比,当今皇叔比不过三朝功勋之后,前前后后这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李治能给他一份推广种植番薯的差事,滕王已经很满足了。 再看李钦载对李治的几条建议,滕王更是心服口服。 恩威并济,老成谋国。 连李治都感到棘手的世家望族问题,李钦载几条建议下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际威慑力上,朝廷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对江南望族产生碾压之势。 若是照此执行,江南那几家望族不服软都不行。 朝廷对天下世家门阀确实是忌惮,但忌惮不代表畏惧。 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朝廷与世家根本没有可比性,尤其是在王师荡平海东半岛,连灭高句丽和新罗后,大唐天家的威信在朝野间达到了巅峰。 挟大胜之余威,只需要对江南望族做出陈兵待战的姿态,便能给他们足够的心理压力了。 李治和武后对李钦载的建议表示很赞同。 前后几条加起来,确实面面俱到,有恩亦有威,有文亦有武,无论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