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淮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淮省 (第3/4页)

脚改造这个国家。但是同时却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而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公务员的急缺。

    如今李植不在把政府行政人员称为吏员,而是称为公务员,以示为百姓服务的宗旨。

    李植的官员全靠中学培养,但天津和山东只有这一百多所中学,一年的毕业生不过六、七万人。最近这两年李植吞并了河南和朝鲜,这两地需要的公务员大概是三十万人,这已经让李植感觉到公务员捉衿见肘。

    这一年多来,李植也只能先补足河南的官员和公务员,而朝鲜一直处于公务员严重不足的状态。在朝鲜,基本上李植只能每个县派驻几十名官员进行最基本的管理,在基层则高度依赖虎贲军士兵和村庄的自治。

    而两万虎贲军从朝鲜撤出,进入日本作战后,朝鲜就实际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政府行政人员的基本要求是识字,能够看得懂档案,能够用纸笔记录汇报事情,所以不是随便一个农民和市民都能做的。在朝鲜,因为新式公务员的缺乏,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不少本该被李植抛弃的两班贵族文人又重新进入了政府部门,成为了临时的公务员。

    这让李植感到有些被动——好不容易从两班贵族手上吞并朝鲜,最后却还要依赖这些人治国。这些两班贵族子弟都是儒家文人,势必将儒家那一套东西带进朝鲜省崭新的官场,甚至改变李植一力倡导的公德文化。

    但朝鲜的问题还不是最严重,最严重的是新得的江淮省。wap..OrG

    人口近两千万人的江淮省需要的官员和公务员是以十万计的,少说要四十万人。这种人手上的严重不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