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一千一十八章 沉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十八章 沉箱 (第2/4页)

到苏老三的介绍,李植点了点头。

    李植肚子里有很多蒸汽机技术的窍门,这是李植穿越前查阅蒸汽机历史资料时候看到的。但是如今范家庄的蒸汽机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实际上苏老三对蒸汽机的理解和掌握已经超过李植了。李植所能教授给苏老三的,只是一些理论上的新技术关键。

    苏老三依旧把李植奉若神明,因为李植的一句话往往顶的上他自己几年的灵感。

    然而实际上,具体把这些只言片语描述的新技术变成实用的新产品,完全要靠苏老三和他的工匠团队埋头摸索,逐渐提高。

    其实范家庄的各种产业发展到今天,很多领域李植都已经无法完全掌握了。在机床技术上,在枪械技术上,在化工领域,一些站在前沿的工匠都掌握了超过李植水平的技术细节。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工匠,李植自己根本搞不了具体的科研。

    现在范家庄的科研队伍已经基本上进入“后李植时代”。李植现在只是从战略方向提纲挈领,偶尔能拿出一些关键技术窍门为科研团队指明方向,让科研团队少走弯路。

    所以李植现在非常尊重礼遇科研人员,给予科研人员很高的待遇和礼遇。比如苏老三,现在身上就是游击将军的官身,算是出人头地了。

    零点九兆帕已经是相当高的压力了,相当于九个大气压。这样的锅炉对蒸汽机的制造精度产生了极高的要求,也只有范家庄最先进的机床才能生产出这样的蒸汽机。达到这样的锅炉压力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