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官 (第2/4页)

事情,结果往往是一开出新田就被豪强以种种理由霸占,没有人会做。”

    “后来寡人建立了法庭,申明了私有产权的不可侵犯,农民们才对这荒地动了心思。后来这附近的二十一户农夫凑了一百一十七两银子,在市政厅买下了这一块荒地,又开挖水渠,架设水车,在这荒地上整出了四千亩麦田。”

    “如今这一百多两银子买下的荒地,已经变成了价值万两的良田。”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植可以很骄傲地宣布,自己已将后世才有的法治赋予了这个十七世纪的一镇七省。

    法治一建立,社会秩序就会受到保护,则种种弊端不扫自除。

    “中贵人可知?这便是法治的威力。法院维护了天津的秩序,明确了私有产权,百姓们明白做大蛋糕不会有人来抢夺,就会自发地开垦新田。”

    听到李植的话,王承恩似乎是听明白了,这就是变法的威力。一旦社会中人人守法,则不需要官府费力吆喝,百姓自会发展农业发展工商。百姓一富,则国家自然强盛。

    每次王承恩到天津来,就会对李植变法带来的社会变化加深一分认识。至于那变法形成的富庶乡村繁华市集,也一次次更强烈地冲击着王承恩的价值观。wap..OrG

    天子要效法天津王变法,确是良策。

    不过,王承恩这次来,不是来观摩法治成效的,是来买廉价粮食的。

    王承恩拱手朝李植说道:“殿下,殿下可知陕西的窘境?”

    李植笑了笑。

    韩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