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五九一章 特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九一章 特首 (第2/4页)

成功,其余作物则欠理想。例如稻米方面,导因于缺乏水利灌溉,当年雨水又不足。一六三四年就遭遇失败,隔年无人继续栽种。一六三四年试种棉花,但因遭遇强风,种植未果。靛青及大麻方面,一六三五年收获量尚可,同年开始种姜,成效不佳;烟草与土茯苓收获都不如中国广东。

    一六三六年苏鸣岗卸下长达十七年任期的甲必丹头衔,接受荷兰人的邀请,移居台湾赤崁,从事农业拓垦,并在赤崁修建漂亮的石屋定居。

    台湾荷兰当局在赤崁授予苏鸣岗约十八甲的土地,苏鸣岗则从福建泉州招徕许多有经验的农民及相关工匠,移民到赤崁,开启中国大陆汉人正式东渡台湾拓垦的历史新页。

    苏鸣岗种植甘蔗第一年即大丰收,一六三六年整个赤崁地区产出白砂糖一万两千斤、红砂糖十一万一千斤销往日本。大员荷兰商馆乐观的预估:“预计在三、四年间,蒙神明庇佑,可从该地(赤崁)收取米粮一百二十五万斤,大员(台湾)无需再对其他国王或领主求米,不易陷饥饿之危险。”

    苏鸣岗在赤崁农业专区垦作成功,甘蔗及稻米大丰收,其农垦作业方式成为荷兰大员商馆持续推展农业的模式。到历史上的一六四五年,赤嵌地区的耕地面积增加到了一六三六年的四十多倍,台湾逐渐由粮食输入地转变为粮食输出地。

    台湾被天策军拿下后,农业专家苏鸣岗也进入了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