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九二二章 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二二章 抉择 (第4/4页)

李定国只能求助于天策军,王越也能得到准确的入川时间表。

    如果说张献忠杀害官绅、儒士和降官,还可以用“肃反”或“肃反扩大化”来勉强解释,可放手残忍的杀戮治下的百姓,则简直就是难以理喻,李定国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抉择了。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收到李定国电报的王越发布了全军入川的命令。

    天策军以为第四师、两个治安军旅、特战大队两个团和海军陆战队一个团为前锋,从水路和空中向夔门发动了猛攻。

    夔门是三峡最重要的关口,两岸峭壁**,山路难行。

    如果从陆路进攻,将要翻山越岭,延长进攻周期,所以天策军选择了水路和空中。

    第一轮打击是由一五五毫米榴弹炮发起的,设置在归州(今秭归县,宜昌下辖县)附近的九十六门一五五毫米榴弹炮,向三峡东出口南津关发动了猛烈炮击。

    南津关,位于今湖北宜昌三峡东口,是西陵峡的终点,与瞿塘关(夔门)构成三峡首尾两端的天然门户,有“雄当蜀道,巍锁荆门”之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据南津关之险,遏止住日军的多轮进攻,取得了著名的石牌保卫战胜利,粉碎了日军由此进攻陪都重庆的计划。

    一五五毫米榴弹炮在不使用增程弹的情况下,最大射程可达四十公里,理论上天策军设置在秭归的炮兵阵地可以一直打到西陵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