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八四四章 灭了明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四四章 灭了明国? (第2/4页)

可达到教训明国人的目的。”

    “哦,不不不,可爱的雷科夫先生,据说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面积广阔,人口众多,而且距离我国相当遥远,现在我们还没有精力对明国发动灭国之战,所以五千兵力太多了。”米哈伊尔想了想道:“朕认为,出动三千兵力,即可达到教训明国的目的。”

    “陛下圣明!”雷科夫恭维道。

    大明已立国两百多年,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畅销整个欧洲,欧洲人的殖民者已踏足大明周边海域,所以俄国人对大明的了解主要来自欧洲人的转述。

    由于信息传递不便,这个中转的周期也很长。

    其实在俄国人的印象中,大明在经济文化方面并不落后,这是数千年来欧洲人对这个东方古国的通常看法。但是在军事科技方面,欧洲人包括俄国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心理优势。

    沙皇米哈伊尔当然不认为五千俄军就能覆灭大明,但是由于大明内乱和曾经被满清压制,所以他认为五千俄军有点用力过猛,其根本原因还是远东相距万里,后勤压力太大,政府开支不划算。

    俄国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展现自身的军事实力,震慑大明,为将来的继续南侵埋下伏笔。

    俄国人在征服西伯利亚的整个过程中,几乎使用的都是罪犯、流放犯、土匪或者失意军人来进行的,政府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鼓励这些人为自己开疆拓土。

    政府很少出动正规军出战,历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