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九章 海道清宁,番人仰赖 (第6/7页)
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 「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西域之西、迤北之北虽然真的很远,但是对于大明而言,也是程途可计,大明船只临外邦,若是番夷王侯不恭顺便生擒押送回京,若蛮寇侵略,则剿灭,这才有了永乐年间的海道清宁、番人仰赖。 大明此次官船官贸之所以要立这么一块碑,就是昭示此行的目的,海道清宁,番人仰赖。 「奉天承运皇帝祈:万事泰平。」宦官刘永诚读完了碑文,说出了皇帝的祷文,便再甩拂尘,大声的喊道:「扬帆,启航!」 这宦官刘永诚何许人也? 刘永诚洪武二十四年生,十二岁入侍大内,永乐年间五次扈从大明文皇帝朱棣征伐漠北,在军中的身份并不是内臣,而是参将。 宣德年间,刘永诚更是扈从宣宗平定汉王之乱,而后又率军北伐,三破兀良哈部最终将反反复复,在宣德年间又犯了骑墙病的兀良哈诸部打的老老实实,俯首称臣。 而后刘永诚履任陕西行都司甘肃镇,屡破西番上奏请重开西域,并且奉皇命出使西域诸国。 正统土木天变,刘永诚人在甘肃,景泰元年方才回京,在当时,刘永诚和李永昌是讲武堂提督内臣的有力争夺者,但终归是李永昌更胜一筹,因为提督内臣讲的是和皇帝的亲疏,而不是功劳,显然李永昌作为潜邸旧膺,和皇帝更为亲近。 刘永诚如此显赫履历,之所以未被任命差遣,这些年一直闲住,大抵和徐有贞一个原因,刘永诚乃是正统的坚实拥趸,对正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