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三章 官船官贸,再下西洋 (第3/8页)
辱,都是靠拳头一拳一拳打出来的道理,一拳一拳打出来的才叫和平。” 稳定和平、持续发展、普遍正义、相对公正带来了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代表着大明的物质资财丰厚,最后才能实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条大道之行。 至少对于朱祁钰和朱瞻博而言,从来没有把大明当成他们老朱家的一家私产,天下太大了,当做私产,真的会被撑死。 朱祁钰和朱瞻博,都想要实现天下人的天下这一大道之行,否则朱瞻博为何 不断的完善着《公德论》,将“公“字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是德行。 朱祁钰并不是在否认胡濙的观点,恰恰相反,朱祁钰对胡濙的观点高度赞同,他笑着说道“战争是阻碍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譬如眼下倭国就是群雄蜂起,战国大名彼此征战,礼乐崩坏世风日下,连最基本的耕种都无法保证,如何去发展呢?人只能高度依附他人报团取暖,而后去抢劫别人的资财,勉强维持。” “而倭女只能贩售到大明来,这对她们而言是最好的结局,否则在倭国,哪一天被做成了食物,也不奇怪。” “但是实现稳定的和平,绝对不是祈求。“ 朱见澄面露思索,才开口说道∶“苏洵在六国论中曾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和平不是求来的,父亲是这样吗?” 朱祁钰颇为欣慰的点头说道“诚如是。” 苏洵写《六国论》看似是就事论事的论史,其实是在借题发挥,苏洵不是在总结六国破灭的原因和教训,而是在警告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