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 (第2/7页)
统的鸟铳是火绳枪,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亦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自生火铳的优势就在于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铳机由火绳铳机改为了燧石铳机,这完全得益于大明簧钢质量和产量的稳步提升。 这是大明第一批量产的、有战斗力的自生火铳队,朱祁钰亲手开启了排队枪毙的火药时代。 而五尺余长的火铳,配有不到半尺的插管式的铳刀,寒光闪闪。 铳刀在兵部各大军器监开发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了战场使用环境,和多方走访了前线战士,最终定型为了半开刃,或者假开刃。 也就是说铳刀,并不锋利,其主要作用就是刺,而非砍劈。 当军队的火铳手有了铳刀之后,在百人为作战单元的大明团营中,原本充当保卫工作的三十三名长矛手,全部更换成为了火铳手。 这样一来,一个百人作战单元的火铳手就从原来的三十名,增加到了六十三名。 颇有精气神的大明军列走过洪武门的时候,朱祁钰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被治愈了一些。 而增加的第二个阵列,则是大明的火炮阵营,这个阵营的火炮似乎与大将军炮无二,万国城赶至南衙的使节,并不清楚如此相像的两种火炮,为何会要单独列阵。 黎思诚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朱祁钰却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两种火炮使用的炮弹完全不同,最后出列的大将军炮,使用的炮弹,是大明的开花弹。 在开花弹发明之前,大明的火炮都打的实心弹,铅铸炮弹,虽然贯穿能力极强,但是破片杀伤能力几乎等同于零。 而现在从朱祁钰面前走过的开花弹大将军炮,则是得益于延时引信、钢铁质量提升等多种因素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