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章 停工歇业 合乎法理 (第7/7页)
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于纵弛宽待,大抵圣王之道,宽而有制,不以废弃为宽,简而有节,不以慢易为简,施之适中,则无弊矣。” 这段话是明太祖宝训之中,洪武二年正月庚子,明太祖高皇帝于元旧臣马翼的对话,大意就是宽严简繁之间,应当施之适中,而不是一味的严刑峻法,也不是一味的纵弛宽待。 于谦依旧是有些迷惑的看着陛下说道:“臣仍有惑,陛下允许工匠们停工歇业吗?” 停工歇业势必要影响到大明几大造船厂的正常生产,甚至牵一发动全身,全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今天的停工歇业,时间尚短,若是时日稍长,其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影响大明水师的船舶下海。 朱祁钰思考了一下说道:“工匠的阶级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鼓励这种阶级的诞生,而鼓励的手段,就是允许他们有温和的、自发的斗争手段。” “而停工歇业,是一种最温和的手段了。” 于谦这才恍然大悟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什么手段不温和呢? 元朝末年的时候,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四月,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 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是时,流传于民间的谣谚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不允许工匠或者民夫们采用温和的罢工手段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那就只能让民夫们用最激烈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了。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如果不肯去让劳资矛盾用温和的手段去释放和缓和,那就筑起堰塞湖,等到决口的那天,就是势不可挡了。吾谁与归的朕就是亡国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