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造孽啊! (第5/7页)
史书?比如史官已经尽力掩盖,但是汉文帝隐诛弟弟淮南厉王刘长,还不是被考校出来了? 胡濙最后总结性说道:“陛下杀稽戾王,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天公地道,就没必要曲笔,到时候,我来送呈陛下。” “谢胡尚书!”商辂心里的石头一下子就落了地,胡濙替他呈送,就代表着,他写完之后,是经过胡尚书斧正的,所以出事后,担责任的是胡濙了。 胡濙摇头说道:“一把老骨头,还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商辂走了,胡濙告诉他实事求是,还把锅给顶了,那这史书就没那么难写了。 至于胡濙交代的事儿,看好学子们,不让学子们被人架上火架,则是商辂的分内之事。 商辂能做的好吗? 他是读书人,而且是最顶尖的三元及第的读书人,读书人内斗那些事,商辂再擅长不过了。 就这样,大明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圣旨,在七月的尾巴,随着缇骑们的马蹄阵阵,送往了各州府县事。 也送到了扎根农庄的掌令官手里,掌令官们拿着圣旨,一个字一个字的给父老乡亲们讲解着陛下的政令。 陛下的政令都是大白话,没有什么需要解读的地方,说的很明白,没有模糊不清。 掌令官们另外接到了陛下的敕谕,要求掌令官将圣旨内容,铭石刻录,立在土地庙之前。 这是大明皇帝给百姓们的承诺,若是有人违背了,就可以指着土地庙上的圣旨,依法反抗苛捐杂税。 此时在广州府的朱祁钰,正在吃早茶,岭南的天气仍然非常湿热,但是南塘官邸却极为凉爽干燥。 朱祁钰的面前一张长约三丈的朱红色阔桌,阔桌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