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七章 在牢房里处理国事 (第6/7页)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宋初年,绍兴十一年,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在大理寺内。” “自此以后,南宋再无北伐成功的可能了,其害无穷,这也是王咨政时常对我们讲的亡国之兆有三,求荣得辱、政怠宦成、人亡政息。” “我坚决反对,以莫须有罪名抓人。” 隔干台吉表达了他的意见,虽然是咬文嚼字的念经,但是他的态度是明确的,赦免王复,他是赞同的。 伯颜帖木儿想了想说道:“我到时候和哥哥好好商量下,我认为他可能是下错命令了。” 在四大咨政大夫的表态下,投票很快就开始了,有专人唱票,最后的结果是二十五票全票通过。 也就是说,连负责抓人的和硕万户,也同意赦免王复,对‘牢房’二字进行摘牌。 王复无奈的说道:“特赦的事儿,咨政院决议之后,送于大王下印,若是大王认为我有罪,不肯赦免,我也没办法了。” “下面开始第二个议题吧,关于卜撒因南下后,赫拉特的归属问题。” 帖木儿汗国的卜撒因选择了全面撤出了帕提亚地区,那么就有了一块肥rou。 赫拉特对康国而言非常的重要,因为他在呼罗珊山与帕罗帕米苏斯山之间,赫拉特必须要在康国的手中,康国才能继续西进。 呼罗珊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帕罗帕米苏斯山是雄鹰无法飞过,这两座山都极为雄伟,但是就是这两座山交界的地方,有个山口。 这个地方,就是赫拉特。 当年,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就曾经受命攻破了赫拉特,当时的拖雷并没有对这个山口的位置太过在意。 两年后,赫拉特复叛,联合花拉子模的残余势力,背刺了蒙古西进大军,致使成吉思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