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宣驰道的若干问题 (第6/8页)
而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在建文三年俘虏杨文之后,立刻开始南下,转战千里不攻城,最终在建文四年入南京为帝,靖难之役,也证明了,燕云十六州,真的丢不得。 中原这片土地,谁掌控了燕云之地,谁就能鲸吞天下。 而这条京宣驰道的修建,将标志着从此之后,燕云十六州连为一体,对于燕云防线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于谦继续说道:“陛下,自宣府至京师的商路崎岖,河套、塞外之物入京不易,臣仍记得当年渠家事,晋商垄断与北虏鞑鞋、兀良哈、瓦剌的贸易往来,若是此路修通,天堑变通途,河套便再无丢失之虞了。” 在商贸往来上,山西货物进京不易,想要进京那就得翻山越岭,山外九州和山内七州的商路不通,也造成了晋商形成了垄断地位,最终酿成了渠家之事。 “襄王仍在塞外主持王化鞑靼,甚至比之云贵更难,塞外鞑靼、兀良哈人,虽然短暂归附,但完全是因为大明势强,如果此条驰道修通,鞑靶再无问鼎中原之日。”于谦又说到了王化鞑鞋之事。 鞑鞋的官山议事台,是于谦和石亨和解的地方,于谦当时摆明了态度,要么石亨为了报私怨杀了他于谦,要么日后将相和,不再起争执,一起为大明再兴尽忠竭能。 石亨有今天武清侯、京师总兵官的地位,都是于谦从牢里把石亨捞出来的,过去虽然有很多的恩怨,但现在时过境迁,皇帝都换了,他们自然放下了那些当初的龌龊。无错更新@ 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之所以成为美谈,就是因为这样的事儿,少之又少。 官山议事台,同样是鞑靼、兀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