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_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弹劾的赵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弹劾的赵振 (第3/5页)

振这种功高震主的将领,万一他造反怎么办?所以这段时间对赵振的弹劾也是如同雪片一般送到政事堂,最后出现在赵祯的案头上。

    赵振也不傻,而且他有个儿子名叫赵珣,就在禁军中担任将领,所以赵振那边也早就接到风声,他倒是知道进退,数次上书请求调回京城,毕竟只要他回到京城,就没有人敢说他想造反了。

    赵祯也觉得赵振十分合适,一来他是军中的老将,二来又立下灭党项之功,虽然李元昊还没有彻底剿灭,但其实军中已经不需要赵振再坐镇,事实上赵振的统兵能力并不拔尖,但胜在稳重,打仗时不冒进不贪功,所以之前大宋第一次对外用兵才选了他,现在也是他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武学的人选也确定了,赵祯终于放下心来,然后与李璋又商议了一下医学院的事,相比武学,医学院的重要性似乎要小得多,但却关系到民生,而且医学院的学生也不像武学那样,毕业后有明确的去处,太医局也要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这些也都需要提前考虑好。

    其实李璋之所以先建立医学院,除了有张皇后这个事情对赵祯的刺激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宋对医学还是十分支持的,特别是科举中还设有医科,所以医术学得好也能做官,比如太医局就是专门的医官选拔制度,甚至太医局本身就是个医学教育机构,只是太医局的教育规模太小,而且教学也十分保守,根本达不到李璋的要求,所以他才建立另立医学院。

    对于医学院学生日后的去处,李璋也做了一个清楚的规划,太医局培训的大夫主要用于补充自身之用,而太医局也主要为皇家和大臣服务,有时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