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至尊无赖 (第5/6页)
“嗯,我立刻向上面汇报去。” “吉总团。”孟绍原叫住了他:“准备打仗吧。” …… 准备打仗了。 1937年8月10日,下午四时。 上海市政府、上海警备司令部、日本驻沪领事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就事件进行谈判。 在经过上海法医研究所的检验之后,大山勇夫、斋藤与藏等三人的死因,和中方说的大有出入。 由此,日方态度趋向强硬,声称日本全国对该事件极为震动,要求保安队撤军并拆除防御工事。 中日双方态度强硬,谈判并未取得进展,舆论亦使事态日益激化。 8月10日,日本运送增援部队到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2日晚陆续登陆,且在杨树浦、闸北、虹口一带布防。 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在11日到达上海。 到12日止,调集淞沪的日舰已达三十余艘,海军及陆战队一万五千之众。 原本,日军还准备继续增兵,但是一份来自日本特务机关的电报称,中国军队尚未做好战争准备,不会对日本虹口基地主动发起进攻。 因此,日方决定继续在谈判桌上拖延时间,希望国民政府屈服。 这是一份来自川本小次郎的情报。 除了这份情报,来自日本政府的态度其实也很关键。 日本当时执行的是参谋本部参谋次长石原莞尔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 提出的假想敌顺序是美、苏。 对华战略则是“做好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