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4章 柳筐工场 (第5/5页)
道:“军队用的柳筐,是不是我一个人做?” 乔同笑道:“怎么可能!襄阳府里是你一个人做,其他州府还有。军资关系国家大事,怎么可能放给一个人。而且筐做出来,要就近使用。” 三郎点了点头,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军队要这些柳筐干什么?到底有多少数量?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从民间收买,而要建工场?许许多多的事情,三郎其实都不明白。 王宵猎正在对军队物资进行一定的标准化,以利于储存和运输。火炮需要火药和炮弹,以后都要装在这些柳条筐里。火药用瓷罐,与炮弹一起装在柳条筐里,战时装在大车上。加上军中其他合适用柳条筐的物资,每年用量极大。 这些物资非常不起眼,但一旦集中起来,就是非常庞大的规模,足够建一个工场。不但是有供销社扶持三郎这样的人,官府其实还有自己建的工场,甚至专门种的有柳林。民间的工场,对官方的工场查漏补缺。而官方的工场,则对成本进行调节。 工业不一定非要有蒸汽机,只是用水力、畜力、人力,进行科学的调度和管理,就会有非常大的规模。只是成本更高,用的人更多,市场范围受到限制罢了。这个年代,距离一远,运费一高,工场所能节省下来的成本,就不一定比人力更高了。 王宵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初步建立起一些工业。邓城地近襄阳,不远恰好就是汉水北边选好的工业区。靠着地利和哥哥,三郎吃到了这好处。安化军的天汉之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