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章 争议 (第7/7页)
兵马不多,还抵不过李自成后期动不动一个将军拉出来的兵马多。 但是在这个时代,出去逛一圈,便能圈出来七八千军队的人,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才了。 而且,这支部队的出现,对于颍州来说,是绝对有非同小可的意义的。 首先,在这个极其敏感的时期,所有人都在盘算着未来的决战的时候,双方兵马一丁点的变动,都会引起战争的走向的时候,这七八千人的出现,足矣让很多人为某个趋向加一些砝码了。 其次,之前苗人凤出现在军议上,大家在心里是颇为看不起这位草莽出身的人物的,因为大乾就是靠镇压同行,收编同行起家的。 大家都在心里不怎么认可同样起义军出身的苗人凤的。 可当苗人凤的部队出现在颍州的时候,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躲避的政治宣告,那就是我苗人凤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土鸡瓦狗,是真的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 而最后,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评估和认识这位年轻的大乾国主了。 毕竟除了大乾国主之外,颍州乃至凤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大乾的“编外”之地,虽然凤阳府名义上归属于大乾所有,但是凤阳府的主要话事人,确实凤阳府的官员,以及连兵马都是凤阳府自身的招募的兵马多一些。 诸如刘云龙兵马,更多的是扫清伪明的军事力量,积极主动的去进攻,而非扫荡凤阳府的反动力量。 也就是说,大乾对凤阳府的控制力量是不足的。 而现在,这位大乾国主却用非常直白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了他的权威。 一时间充斥着迷雾的局势,似乎变得真切起来。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