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766章 奔袭武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6章 奔袭武昌 (第6/8页)

可能,大乾救民军可以把缴获自明军的冷兵器直接扔了,但是对于枪炮还是比较在乎的。

    最后没办法,只能是把缴获的火枪进行口径测试,如果口径是十四毫米的,则是直接补充给普通部队使用。

    如果口径不用动的话,其他方面其实都不用怎么动的,因为人家明王朝制造的火枪,准星、标尺以及刺刀也都是样样不缺的,要不然怎么叫仿制呢。

    但是如果口径不是十四毫米的火枪,那么就是进行分类,然后如果某个口径的火绳多了,那么就集中装备给某个部队,而目前,装备这种特殊口径的火枪只局限于辎重、炮兵运输兵等辅助兵力,而战斗步兵则是依旧不装备。

    同时专门给这些特殊的火枪打造制造铅弹的模具,同时测试发射药的用量,制造符合大乾救民军标准的纸壳弹药标准。

    这些缴获的火枪里,十三毫米的最多,足足有五百多支,而第二兵团已经是用这一批十三毫米的明造火枪装备了两个辎重营。

    其他口径的火枪则是还略少一些,目前还囤积在南昌仓库里,而现在第六步兵师所面临的压力太大,陈先赟也是把剩下的这五六百支乱七八糟的口径拿出来交付第六步兵师,让他们临时用着。

    用着不方便总比没有好啊!

    火枪的处理麻烦,而火炮的处理则是要相当简单一些,明军的火绳枪造的不咋地,但是他们的火炮造的还不错,虽然也说存在这种或这样的质量问题。

    但是他们仿制大乾救民军的火炮,其口径还是保持了原来的口径标准,这就让大乾救民军缴获了明军的这些野战炮后,基本上连适应都不用适应,直接就可以使用。

    甚至现在明军制造的五斤野战炮而且还都是清一色的青铜制造,这制造的工艺虽然还不太成熟,但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