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军事农事天下事 (第3/6页)
生产是个大问题,楚行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如今天下大乱,耕战是主旋律,楚行这个搞造反的,不可能不懂。 当然,这也和孙元化不愿意跟楚行讨论军事有关,但是提及农业,他却不会过分的顾及。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毕竟楚行关心农事,得利的也是普通百姓,孙元化自然有意无意的给楚行一些指点。 其中让楚行收益颇丰的,便是孙元化建议楚行引进和推广高粱的种植。 华夏有着悠久的高粱种植历史,在大明朝,南方种植非常普遍,但是北方种植的百姓却并不多,孙元化建议可以在山东尝试大面积推广,并取代粟。 而且曾经在辽东任职的孙元化,跟楚行还说过,高粱这种农作物,对土地的要求相对比较低,甚至可以在辽东耕种。 楚行也在政策层面上与孙元化做了分享。 他决定从五个方面提高农业产量,分别是减免赋税,招揽流民,鼓励开荒,分配藩王土地,修建水利。 其中减免赋税、鼓励开荒,修建水利属于老生常谈。 在崇祯皇帝之前,大明的历任皇帝,历代贤臣们,都在努力做这些事情。 可招揽流民就不太一样了,大明虽然也不断尝试着招揽流民,但是效果不佳,因为招揽流民,需要强大的国力,大明已经做不到了。 而流民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了影响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可楚行却要做这件事情,在孙元化看来,十分的了不起。 首先,流民也是人,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活下去已经成了巨大的奢望,楚行招揽他们,给他们分配土地,本身就是一件大善事。 其次,这些流民一旦安定,有了产业,能够安心的生活,势必会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