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击 (第3/7页)
但即便是再高效的体系,也不是说出征,就是一句话就能出征的。 颍州一带,乃至于凤阳府鱼鳞栉比的驻扎着太多的军队了,这些军队本来是用来防范孙承宗的,如今要抽调一部分加入山东战争,对朱大典进行毁灭性打击,自然要有人走,有人留。 具体到谁走,谁留?走水路,还是走旱路。 如何汇集,具体的行军路线是什么? 沿途的物资补给该如何进行。 徐州府和山东本地的军官该如何配合。 行军途中,由谁遮掩军机,防止伪明的窥视,这些都是问题。 部队如此,后续的民夫调运物资又怎么分配? 这么多将领,在行军途中谁听谁的? 这些事情,都必须大都督府开会研判,一件件的解决。 打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上升到国战的程度。 不然以楚行的耐性,早就一股脑的莽上去,跟朱大典、跟孙承宗好好的血拼一场了。 实在是因为战争已经从局部战争,上升到了整体战争,偏偏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 以至于楚行抵达颍州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文武大臣的配合下,才逐渐捋顺。 这跟之前派遣一两个兵团独立作战,完全不是一个模式。 而这一日,随着齐岐山再度上奏,请求出兵,并在一众臣子之中说服了大乾国主之后,事情开始变得更加复杂且繁琐起来。 从楚行等高层的角度来看,眼下首要的事情,便是谁留守颍州。 虽然孙承宗大军已经成功渗透进入了大乾境内,甚至于寿州都有可能已经丢失了,但是西线大军依然存在。 也就是说,只要西线大军一日不撤军,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