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七百四十七章 变虚为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变虚为实 (第8/9页)

 而上述的小旗、百户、千户编制,基本就是等同于大乾王师里的排、队、营。

    不过在更高一级的编制上,明军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规矩,那就是千户以上设卫,而每个卫并不是固定有多少人,少则两三个千户,而多则是五个甚至七八个的千户。

    同时每一个卫的火炮也是直接归属自行单独管辖。

    由若干卫编成军,整个四万人规模的督标,一共设有前后左右中,一共五军。

    每一个军所辖的兵力都是不相同的,不仅仅是主力步兵不同,炮兵、骑兵等兵力也是不同的。

    具体每个军乃至每个卫的实力有多强,则是要看这些卫指挥使、军指挥使们的个人能力以及权势了。

    为何?

    兵为将有也!

    这些募兵乃是属于他马士英的募兵,目中程度来说就是马士英的私兵,他们虽然为明王朝而战,但是这四万督标效忠的并不是崇祯皇帝,而是马士英!

    马士英,才是效忠崇祯皇帝的人!

    同样的,各军指挥使们,他们是效忠于马士英,但是他们手底下的卫指挥使们却不是效忠于马士英,而是效忠于他们本人。

    具体下来到千户、百户同样如此!

    这样一层层的效忠体系,构成了‘督标’这个极其特殊的军事集团!

    这个军事集团里的人员关系,和后世的湘军有些类似,都是通过师生、亲友、同乡等关系维持的,但是和后世的湘军不同的是,督标里的这些统帅们,虽然和马士英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他们无一例外,之前都是朝廷官员,而且很多都是文官。

    没错,马士英的督标里的那些军官们,只有中低层的是传统的武将,但是中高层将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