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乾商法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乾商法典 (第2/9页)

学子从来都不是他单独一个人的,他们背后会有着师友、宗族乡亲。

    一个新科士子在扬州这种地方,自然是不算什么,因为这个地方和北边的京师一样,现在是官员满大街都是,但是这一个新科士子在当地却是通常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别说是已经有了中进士的士子了,即便是一个举人,在当地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乃是地方上的士绅骨干力量!

    只要大乾王朝多办几次科举,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进来,到时候,江南的精英阶层,不敢说全部,但是大部分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加入大乾王朝这个体系,成为明王朝的敌人!

    这也是楚行支持开办科举,甚至捏着鼻子录用那些只会八股文章的读书人的缘故。

    这表面上是为了人才,但实际上还是为了拉拢各地的精英阶层!

    大乾王朝自从建立以来,一直都是走在精英阶层的对立面,尤其是在税收方面,所采取的‘士绅一体纳税、商税、农业税’这三大税种,几乎是严重打压了当地的精英阶层,并不断的激起他们或明或暗的反抗。

    崇祯三年里,被大乾王朝抄家灭族的不知凡几,镇压的武装抗税也是多如牛毛,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而且杀的大多都是地主、大商人为代表的精英士绅阶层。

    但是治理天下,也不能一味的靠杀,都把人杀光了他楚行治理谁去啊?

    甚至很多时候,在楚行攻城略地的时候,自己身边儿人也在迅速腐化,堕落为士绅阶层,他莫非也一股脑将一起造反的兄弟伙全都杀了不成?

    所以科举,是楚行,也是大乾王朝用来和士绅阶层缓和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些士绅阶层最在乎的是什么,其实不是土地也不是赚钱,而是当官!

    数千年来,华夏大地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