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六百八十三章 沈瑶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三章 沈瑶琴 (第3/9页)

不是发自内心的。

    楚行能够从交谈中得知,自从改革不断延续,他们确实得到了实惠,最为明显的便是治安的好转。

    百姓可以用欢喜鼓舞来形容,这不单单是楚行不断打败朝廷,颁布新政传下来的威名。

    关键是,大乾正在一步步践行着当初的诺言,在实打实的为老百姓做好事。

    此外,便是商业改革,大量的大乾官营作坊、混合经营作坊、民营作坊的出现,城市人口,以及农村人口,都能跑到城市里,来出卖劳动力,获取报酬。

    不出来逛逛,很难知道。

    很多基层百姓,已经在大乾的新制下,获取了不错的生活。

    就拿服装行业来说,因为大乾不断扩军,需要大量的军装,导致扬州当地的服装行业非常发达,无数的百姓都靠此为生。

    再比如草帽,这本来是个很不起眼的行业,但是不知道哪个商人开始,将草帽这种商品贩卖到了南洋,南洋的土著特别喜欢,换回了天价的金银,导致扬州府无数的百姓开始收集麦秆和稻秆,导致莫名其妙的就开启了农产品加工的道路。

    并且不少百姓因此赚得盆满不满,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改善。

    不过楚行坚持的新政,对待阮大铖等人的态度,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无法在大乾这个新生的政权里获取利益,便开始酝酿暗流……

    也就是楚行暗访民间的时候,一支船队浩浩荡荡经过如今已经是大乾的崇明岛,停靠在扬州府港口。

    他们顶着细雨,在码头停靠。

    大乾改革深化到方方面面,如今的港口经过大乾修缮,可以停靠更多的船只,而且还采取了类似于集装箱和千斤吊之类的新技术,可以囤放更多的货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