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二章 轻取溧阳 (第9/9页)
他甚至连溧阳里的兵力一股脑抽回来了。 不过为了避免外人说他不战而逃,所以他才是在溧阳里放了近万兵力,清一色的老少残弱,精锐募兵一个都没有。 这也是第一兵团为什么能够在怎么小伤亡的情况小迅速拿下溧阳的缘故,而这些俘虏的兵力经过查看后,让原兵部,现陆军部募兵司的人看了连接摇头,这一批明军降兵的素质简直是历次明军降兵之最! 是最差的那种! 要么是好吃懒做的老兵油子,要么是十三四岁的娃娃兵,要么是三四十岁的老年病,二十岁左右的青壮根本就没有几个。 就算有,那也是各方面的素质都不咋地的那种。 要是按照以前的做法,虽然这些降兵素质差一些,但是挑挑拣拣过后,还是会一股脑的编入治安军,但是现在治安军都要改革了,这处理降兵的方式自然也是相应的改了。 最后募兵司的人经过挑选后,只挑选了三百人的兵力,这些人首先都是素质勉强过得去,而且还是愿意继续当兵吃粮的士兵。 至于其他的,自然是不可能直接放走,态度良好,并且愿意主动投诚的则是编入屯垦团! 屯垦团,主要是进行军屯,服役一年后来去自由,并且给予少量的路费补贴,愿意留下来的也可以继续种田,不过就变成了拿工资了。 当然了,免费分田这项政策可就没有了,那是正规军将士的待遇! 那些正规军的将士们在前线拼死作战,很多可就是为了能够分田呢,你一俘虏而且还是不合格的俘虏就想分田,哪有这么好的事!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