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六百六十二章 商人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二章 商人之 (第6/9页)

历来都是做多大生意,就纳多少银子。

    历代朝廷都做不到实质公平,但形式上要做到公平,否则也不至于开列繁杂的税则。

    大乾以农业立国,同时也重视工商业,靠着商业的繁荣,不断的开疆拓土,就算大家还指望不上实质公平,可你也不能开历史倒车,连形式公平都做不到吧。

    这个合理要求楚行接受了,他也一直在下功夫。

    内阁之下,赵汝才手下的税务司,就是干这个事儿的,重新清理之前的工商税课,力求将外部商人的保护费模式转变为正式的一国工商税务体系。

    但怎么变,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需要银子,要靠商人们给填补的。

    这天大数额的税款,是将以前明廷表面上收的税金,以及商人们的灰色负担融在了一起,对比之下,大乾新朝治下的工商,似乎要比明廷治下负担沉重好几倍。

    外部商人的成员们知道这根底,也正是由这根底,他们心中那股“大乾新国就是我们的国”的意念特别强烈,为此他们向楚行伸手,要权利。

    这就是第二层要求,楚行也能理解,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这种事即便在明廷也很难存在,只是明廷给的是默许的灰色之权,而大乾是要将义务和权利都摆在明处。

    为此楚行准备好了若干权利,这些权利也是引导工商走向繁荣大发展的基础。

    比如免去一切境内关卡,开放之前诸多明廷管制的产业,分行业组团协商税则细目,如地方农会一般,让外部商人逐步转向农会性质。

    可让楚行始料不及的是,外部商人要的权利,跟他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