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1432节 (第4/7页)
的imec考虑接受中芯的合作申请,而合作内容正是与14/16nm的技术工艺相关。” “你们说,巧不巧。” “内地有了,国际上合作环境也就宽松了。” “冰芯很坚定也很乐意的让这种国际合作变得更为宽松,直到未来某一天,上下游环节的竞争都能同场竞技。” “但这一天是等不来,也求不来的。” 方卓摊了摊手,笑道:“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第209章 会晤 冰芯在合肥召开的非正式会议能否取得成效还需要看后面的发展,但最起码展示了冰芯高层的精神面貌,也算对大家有所鼓舞。 从三月一号的bis祭出名单,虽说不少厂商都迅速与冰芯有业务上的新互动,拿到国产替代的新机会,可是,大家对于冰芯的未来都颇为悲观。 这种悲观既源于对方的强大,也源于冰芯的沉默、易科的动向以及方总的安静。 冰芯确实很厉害,把制造环节的水平推到了国内史无前例的地步,但……会是昙花一现吗?冰芯会出现离职潮吗?胡、梁两位院士又会不会动摇? 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一旦冰芯失去易科的订单,造血功能会被严重破坏,根据它自己的财报信息,单单2014年就从易科那里拿到140亿的芯片订单。 如果依照bis的限制,冰芯不光会失去易科的订单,还会失去易科和受它影响的公司们的技术合作,前者或许还能依靠国内部分厂商获得一定的弥补,但后者几乎很难补救。 国内一直喊“易科系”“易科系”,真正到了这样的危急时刻,易科之于这个体系的价值和魅力愈发显得珍贵。 易科与冰芯的相互作用,既打造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