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六七章 弥散人间光与雾(一) (第7/14页)
八岁的年轻人,真见过多少的世情黑暗呢? 他坐在树下想着这一切,一方面知道想也多余,另一方面又不能不想,不免为自己的未老先衰叹一口气。 这时候外头的成都城必然是热热闹闹的,外间的商人、文士、武者、各种或心怀鬼胎或心存善意的人物都已经朝川蜀大地聚集过来了。 城内几处承载各种理念的宣传与辩论都已经开始,宁毅准备了几份报纸,先从抨击儒家和武朝弊端,宣扬华夏军大胜的理由开始,随后接受各种反驳文稿的投放,一天一天的在成都城里掀起大讨论的氛围,随着这样的讨论,华夏军制度设计的框架,也已经放出来,同样接受批评和质疑。 华夏军敞开大门的消息四月底五月初放出,由于路途原因,六月里这一切才稍见规模。籍着对金作战的第一次大胜,不少书生文士、有着政治抱负的纵横家、阴谋家们即便对华夏军怀抱恶意,也都好奇地聚集过来了,每日里收稿刊载的辩论式报纸,眼下便已经成为这些人的乐园,昨日甚至有财大气粗者在询问直接收购一家报刊作坊以及熟练工的开价是多少,大概是外来的豪族眼见华夏军开放的态度,想要试探着建立自己的喉舌了。 有人要下场玩,宁毅是持欢迎态度的,他怕的只是活力不够,吵得不够热闹。华夏军政权未来的主要路线是以生产力推动资本扩张,这中间的思想只是辅助,反倒是在热闹的争吵里,生产力的进化会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出现新的生产关系,从而强迫各种配套理念的发展和出现,当然,眼下说这些,也都还早。 论坛式的报纸成为文士与精英们的乐园,而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大概是已经开始进行的“天下第一比武大会”成年组与少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