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四六章 煮海(五) (第3/11页)
关于周雍与一众官员闹翻的讯息便有数种,如周雍欲与黑旗和解,而后被百官软禁的消息,因其半真半假,反而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此外,自华夏军发出檄文派出锄jianian队伍后,京城之中关于谁是汉jianian谁已投敌的议论也纷纷而起,学子们将注视的目光投往朝堂上每一位可疑的大臣,部分在李频之后开设的京城小报为求销量,开始私作和贩卖有关朝堂、军队各大员的家族背景、私人关系的小册子,以供众人参考。这其中,又有屡仕不第的文人们参与其中,抒发高论,博人眼球。 而对于天下战局走向、未来胜负可能的判断、以及众多反败为胜方法的议论,自开战时起,便从未断绝过。忧国忧民者在私下里奔走,书有诸如《御敌旧国三策》、《退女真以中兴十论》之类的谏言帖子每日里往朝堂上乃至于公主府方面雪片般的乱飞。 二月初四,甚至有自号“秋庐老人”的六旬学人找小报作坊印了大量刊有他“治国良策”的书页,效仿先前女真细作所为,在城内大肆抛发此类传单。巡城军将其抓捕之后,老人大呼要见临安府尹、要见丞相、要见枢密使、要见长公主之类的话语。 临安府尹罗书文不得已见他一面,细问其良策,却也不过是要求皇帝重用他这样的大贤,且立刻诛杀诸多他认为有问题的朝廷大员这样的陈腐之论,至于他如何判定朝廷大员有问题,消息则多从京中各小道消息中来。老人一生为功名奔忙,实则有的不过一秀才身份,到头来家财散尽,仅有一老妻每日去街头市井拾些菜叶甚至乞讨度日,他印传单时更是连些许棺材本都搭上了。府尹罗书文哭笑不得,最后只得奉上纹银二两,将老人放归家中。 更多诡谲的人心,是掩藏在这浩荡而混乱的舆论之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