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2 (第2/4页)
绔子弟宝典,她就是这么把她爹从白身教成今科第四的,咱们都知晓顾四爷封永乐侯机缘巧合更多,不是汝阳郡王勾引方氏,此事闹得那么大,等等一些列巧合,他也做不了永乐侯。” “但是他的科举上文章是自己一笔一笔写出来的,以前谁会相信他能写出一篇完整还算有水平的应试文章?” 嘉敏把能让恒亲王妃知晓的话语复述出来,“我觉得瑶瑶说得很对,娘以后不妨试试看,不求弟弟出人头地,只求他能守住王府,顺利继承爵位,这几年……陛下已经夺了不少宗室爵位了。” 恒亲王妃深以未然点头。 很快吏部收到顾清的口信,重点提起大同知府齐淮海。 顾清暗示把齐大人调入京城,另外派遣人去大同做知府。 好听的借口就是齐大人刚正清廉,既有在地方为官经验,又有在六部的履历,顾清认为他适合为京官,有意提拔他跟随吏部官员进行各级官员的评定。 其实就是明升暗降,官场上的人都是明白的。 不过此事到底还是被隆庆帝知晓了,特意让顾清回话,顾清本就是承担着检管此次官员考核的差事,同吏部一起举行官员评定。 顾清可不单单调回一个大同知府,更是从各地抽调四五品的官员回京。 “臣以为若用吏部之人,容易滋生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吏部官员同本次京官评定关系太深了,不如多调一些有名望的地方官员配合评定,以此才能彰显公平。” 隆庆帝不置可否般笑道:“顾爱卿此举身妙,朕准了你所请。” 顾清心说,他找这么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容易吗? 本来他很欣赏齐淮海的,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