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92-393) (第17/18页)
,怎到了诸位口中便成了吉网罗钳,陷害无辜!”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待诸君有朝一日在其位,谋其政,政清人和,巍巍荡荡,再来指摘别人不迟。” 众人面面相觑,才知道这位爷因为什么蹦出来,没想到远在陪都,还有丁南山的忠实拥趸。 “告辞。”这少年怼完就走,留下了一桌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的秀才相公。 文徵明年岁最长,经历的多了,心境自不易受激,安抚地拍拍年纪最小的黄省曾肩膀,“孺子任情之言,勉之不必介怀。” “徵明兄,小弟亦觉他说得有道理。”黄省曾眉头舒展,回首笑道。 *** 月挂东山,繁星满天。 辞了酒宴的文徵明孤立桃叶渡口,清风徐来,波声隐隐,一艘画舫孤零零地停在河心,不闻丝弦旖旎,反有哀怨笛声响起,似喁喁细语,诉离别苦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想秦淮河上亦有人与文某心曲相通,文徵明哑然失笑。 “曲栏风 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文徵明怅然喟叹,“子畏,你安好否?” *** 画舫之内。 竹笛离唇,唐一仙幽幽一叹,轻声道:“茂漪,你三哥孤身在太原应考,身边也无人照拂,不知过得怎样了?” 无人应声,唐一仙诧异地扭转螓首,但见一袭青衫男装的王茂漪伏在舱内曲脚书案上奋笔疾书,不知写些什么。 王茂漪樱唇紧抿,力透纸背,白玉般光洁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汗,写得很是专注,连唐一仙走到身后也不知晓。 “写的什么?”一只玉手突然伸出,将笔下纸笺忽地抽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