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680节 (第7/8页)
以上只不过再次表明医学妥妥是个工科。 医生选择好缝线材料,如何用好它,同样是个技术问题。聚丙烯线也好pds线也好,两者有个共通点,太滑。滑的话穿过人体组织是方便少伤害,另一方面带来的痛点是,很容易打完结给溜出去了。使用这两种线在打结上,其它材料打一个结,医生需要给它们打上好几个结。打结打太多也不好。缝合的方式上,用间断缝合不太适合了,用的是连续缝合。 缝合前,再次确定下一共六个吻合口缝合,要做个先后排序。首先选择的是左侧肺静脉组,因为这里的位置属于心脏后壁。 第2557章 有点棘手 先缝好后面的口子,等心脏摆正位置好再来缝合前面的血管吻合口会顺手。 嗖嗖嗖,主刀手握持针钳和镊子,缝线轻巧地穿过血管壁,有经验的大佬缝起来是老快了。没会儿,第一个最难的左侧肺静脉组已经缝好,来到同属于左房后壁的右侧肺静脉组。 在这里似乎遇到一点点难题了。 几个助手一直在帮着吸的吸,拉钩的拉钩,剪线的剪线。现在见主刀停顿的那下,所有人的心头哐啷悬吊起。 都说了,全心法是难,放在儿童病例里头是更难。程昱辰医生心里哀叹声。不知道自己上司是不是这种手术做得少在这方面警惕性被迫降低了。要知道,隔壁的穆永先今年做足了三例都不曾敢用全心法。 不要以为受体心包腔扩张了,供心放得进去了,是完全适合了?肯定不是的。人体各有各的细节差异。现在是一个人的心脏放到另一人的身体内,这个供心绝对不属于原装配件,表现在吻合口上不止大小差异,必然也有形状间距差异。形状和大小差异你可以修剪后勉强拉,这个间距差异最要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