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四章 (第2/5页)
有这个意思的奏疏他才会仔细看下去,并将上疏之人的名字默默记下。 上官元吉提交的这些奏疏里,有一封是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这封奏疏由一位名叫高亮节的人所写,他在奏疏里明确的提出风宁两国无法共存,纵然议和,以后也必有生死之战,与其由宁国先出手,不如风国抢占先机。 利用天子,召见宁王严初来盐城,若严初真来了,己方将其扣押,做为挟制宁国的人质,若他不敢来,便是违抗天子之命,是抗旨不遵,己方可明正言顺讨伐之…… 看到这封奏疏,唐寅心中大喜,虽然高亮节没有直接写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但这样的意思在他的奏疏中比比皆是,最令唐寅欣喜的是,他竟然能看出风宁两国日后还有大战的必然,而不象其他人那么乐观,觉得此次议和之后,两国就永久的相安无事了。 最终,唐寅在现有的这些奏疏中挑选出三人,排在第一的就是高亮节,排第二的名叫文昊,排在第三位的名叫汤煜。唐寅将三人的名字交给上官元吉,令其马上召此三人入都,他要亲自见见他们三个。 由于一个月后要在漳河与严初签定和约,唐寅现在也无法在盐城逗留得太久。 上官元吉办事的效率很高,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把唐寅召见的高亮节、文昊、汤煜三人接入盐城。 这天晌午,唐寅又象往常一样,去后院与他的三位夫人吃饭,不过到了舞媚的宅院后发现舞媚不在,向侍女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舞媚和严映寒出府了。 唐寅满腹的疑问,问道:“她们什么时候走的?” “是上午!”侍女回答道:“公主来找夫人,让夫人陪她出去逛逛,夫人在府里也觉得闷,所以就随公主出去了!” “胡闹!”唐寅眉头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