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集 第六百六十一章 (第4/5页)
斧的改,唐寅想来想去,最后也只想到了科举制。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科举制是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放在眼下的这个时代,科举制是最实用、最适用又最能被推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至少比贵族继承制和官员推荐制要先进得多。 有了大致的构想,唐寅便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参政堂,由参政堂拟出具体的施行方案,先交由他过目,等他确认可行了再在朝堂上公布出来。 参政堂对唐寅提出的科举制惊讶不已,在他们的观念里,还从没见过这样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方法,想要全盘接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唐寅可没时间和参政堂耗,传令下去,十日之内,参政堂必须得交出具体的施行方案,若是逾期不交,便已抗令不遵论处。 他一句话,让参政堂的大臣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 十日后,参政堂终于给出了施行科举制的具体方案。在参政堂的方案中,风国各地全面兴建书院和灵武学院、军事学院,保证一郡之地至少要分别有一座高等的书院、灵武学院和军事学员,一城至少要分别有一座初级的书院、灵武学院和军事学院。 初级的书院、灵武学院、军事学院把优秀的人才输送到相对应的高级书院、灵武学院、军事学院当中,通过在高等级学院的学习和培养,最后再把人才输送给朝廷,由朝廷来统一筛选。 唐寅看过这个方案后,又仔细研究了好几遍,而后又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他把灵武学院和军事学院合二为一,取名为灵武军事学院。要建一座学院,需要花费不少钱财,而且还要在全国各地修建,多一种类的学院,要多花费的银子就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在他看来,灵武学院和军事学院没有必要分家,深造灵武的修灵者必须得学习军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