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5章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第8/8页)
局和欧洲航天局当初制造哈勃空间望远镜,就花了三十亿美元左右,这还是1990年的物价水准,换算到现在,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造价也有四十多亿美元,以哈勃空间望远镜时代的物价水平衡量,这四十多亿美元还算是比较少的。 不管是三十多亿美元还是四十多亿美元,跟一百亿华夏币相比,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三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中间差了好几倍。 “刘总,你确定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真的只有一百亿华夏币吗?你没有故意报少?”本来卢永祥还多少有些担心刘士卿漫天要价,现在却又担心刘士卿故意把造价报少了,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其实一百亿华夏币的造价,刘士卿还是虚报了一些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并不需要一百亿华夏币这么夸张,根据刘士卿的测算,也就是七十多亿华夏币。之所以这么便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掌握着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制造太空望远镜的技术,再加上太空望远镜的各个零部件以及搭载的各种科研设备,都是由刘士卿的全自动智能实验室或者银河实业的各个子公司制造的,无形之中,成本就下降了许多。 如果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是批量制造的话,就连七十多亿华夏币都用不了,刘士卿有信心将成本压缩到几亿华夏币的范围之内。不过这也就是他胡乱的想想罢了,太空望远镜的数量根本就不需要太多,有几个在太空中漂着就足够了,别说百八十个,就算是同时造十个八个的,都是严重的浪费。 刘士卿本来就没有想过要太空望远镜赚钱,八十亿华夏币卖给华夏科学院,不但收回了成本,就连发射升空的费用也能够赚回来了,这对刘士卿就足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