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 (第6/7页)
的布置就是建立在战场制高点的控制上。 居高临下不仅能够在进攻端作为跳板,而防守的时候,也会因为视野开阔,对周围形成辐射的效应。但马瑞在兵力布置上,点的布置,1号高地和临近的2号高地都布置了少量的兵力。 对他来说,这点兵力也不算太少。毕竟他只有一个营的兵力。 但是在高地和高地之间的隘口和道路中间布置了两个连的兵力,用来伏击和偷袭,另外将兵力布置在高地中间,也方便各个防守阵地之间的增援。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日军就陷入了熊立本给马瑞想出来的计策中。 将日军进攻集群兵力,放过本来应该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山腰,造成一个假象,就是在230团在防守上的投入兵力不多。那么另外的兵力去那里呢?是否已经包围在日军的外围,就等待最后将口袋扎进,将这一千多鬼子一锅端;或者驻守这里的9纵部队根本就是虚张声势,用来迷惑第8师团精锐步兵第5联队的判断。 借机获取宝贵的时间,布置防线上的漏洞。 两个结果需要日军第5联队做出完全不同的作战反应,如果是前者,那么第5联队就可以依托右翼被攻击,由两路平行推进的行军方式,改为交叉进攻,互相支撑的局面,期待师团主力抵达结束战斗。 而后面一种,第5联队就要受点累了,还要不断的往东行军,造成对陈光后背的威胁,迫使陈光兵团退出战场。将3个纵队的中国军队沿着黑河的大兴安岭的分界线,将几万人的部队赶进大山深处,并断绝其后勤补给。 实际上,第8师团不过是让陈光兵团在判断上产生幻觉。 暂时的让陈光退出战役的较量,第8师团两个步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