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 (第4/9页)

石看重。另外,庞炳勋跟东北军走的比较近,军饷什么的都是需要东北军在华北筹集,实际上跟南京军政后勤也没有多大的干系。

    这样一来,导致的后果是,庞炳勋的部队番号,一再被压缩。到了给曾一阳的红四十军改编的时候,手下就一个39师,这个师只有两个三团制的旅,外加一个补充团。

    而红四十军,从建立到发展,整整四年时间,就成了一支装备精良,战士素质高,总人数超过三万五千人的大军。包括两个一万两千多人的整师,很多团的兵力和火力布置,完全能够在不改变人员的情况下,就改编成国军的一个旅。王立发的团,就有三千多人。

    这也让很多红四十军的团级指挥官,没有一方面军的那种尴尬。部队空番号太多,很多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往往军长师长,只能在改编后成为团长。而团长一级的更倒霉了,不是去后勤机关,要不就是当营长连长。连降二三级职务的不在少数。

    试想一下,一个方面军设三个军团,每个军团三个军,一个军三个师。要是满编制的话,足足需要三十个师左右的番号,这些指战员加起来,没有三十万,也不能少于二十万。

    四个方面军都是这样的实力的话,老蒋还真不到该逃到哪里去窝着了。台湾铁定指望不上,甲午战争后,就一直被日本占着。

    四十军的情况恰恰相反,很多部队都是满编制,不少还超编了。王立发的这个团是一个加强团的编制,比一个旅也差不了多少。

    加上宁北军区、河套军区两个大军区即将设立,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