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 (第5/6页)
。而西线,又是日军在松花江上最重要的城市哈尔滨,包括吉林的防御部队,总兵力至少在三个师团。重兵环视,三江根本就不能平静下来,反而在北满,土地和三江一样肥沃,只要有人耕种,就会成为我们的粮食重要产区,相对于周围的敌我态势,我强敌弱,正是全力发展的好时机。但是三江,我们绝对不能放弃。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保证其周围的安全。” “这样我们不得不派出重兵在松花江以南,不然无法防住两面日军夹击的困境。”谢维俊也深知三江省的重要性,自然不会反对,不过兵力上,重南轻北的做法,很容易让关东军找到突破口。 “我的建议是维持该地区现有兵力布置不变,但是作战上要有所改变。”曾一阳已有腹案,日军防守严密也只是相对而说的,对于大部队行动,日军很容易反应过来,但是小部队呢? 众多的小部队不进攻日军重点的军事设施,仅仅破坏铁路和通信设备,就够鬼子喝一壶的了。 在这种思路下,很容易让日军畏首畏尾,不敢调动主力部队进攻。 这也是曾一阳准备好的应对方案,接着,他又将部队扩编严重,大部分都无法形成战斗力。不如将这些缺少武器的战士,先安置到北满屯垦,不仅可以增加粮食生产,还能将新兵训练结合在一起,半年之后,主力部队作战就不用担心兵源补充的问题了。 当晚,曾一阳在临睡前,收到了一份电报。 曾一阳接到的电报就是中央发来的,这份电报不仅指出了部分苏联的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