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 (第5/9页)
始分兵冒进。 运河西面的40军对整个战区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李宗仁也看到了战机,但要拖住7万在黄河和大运河之间的日军,谈何容易。 于是,就有了让40军参战的准备。 原先他也担心,曾一阳并不会服从战区的指挥,毕竟还有汤恩伯的十万大军在其后,李宗仁哪能不知道蒋介石的想法。他的这个老对手,铁腕手段,下手极狠。 只要40军在黄河沿线伤亡惨重,汤恩伯立刻就会强行收编,围剿40军的作战中去,而会视周边的日寇于不顾。 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年代里,曾一阳能不小心吗? 曾一阳当然要当心,蒋介石早就希望通过一场谈判,停止中日两国的作战。尤其是,在南京失守后,这种愿望很强烈。 但蒋介石知道,想要日军停战,除非把日军打痛了,打蒙了,大傻了,在巨大的伤亡面前,日军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和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子前,商讨停战事宜。 不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日军的伤亡继续扩大下去,以至于在经济危机中,还未恢复的日本经济,无法支撑日军的庞大的军费。 还有一点私心,就是蒋介石希望通过中日之战,让杂牌军和gcd的军队,在和日军交锋中大量伤亡,无力补充。从而让他获得全国的掌控。但他忽略了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军不会放弃已经占领的中国土地,随着日占区的进一步扩大。 日本从中国的经济掠夺中,获得了巨额的补充。 使得战争还能勉强支撑下去,这是蒋介石无法想得到的。即使谈判,蒋介石也无法获得他心中的筹码。 他的底线就是维持34年,长城战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