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1 (第3/4页)
已经解冻的时节,港口却只有很少的兵卒,船只也不过三三两两。想到明初辽东仰赖海运,也不知道多少船从南直隶和太仓进发,通过海运送到辽东,再经过三岔河送到这牛庄驿,然后补给辽东各处,他不禁百感交集。 “明初的时候是海运,后来辽东屯田自给自足,海运早就停了。到了嘉靖初年,辽东田亩数已经颇为可观,但后来战事渐多,军屯要上缴的租赋又重,逃兵更多,抛荒的田亩不计其数,那时候辽东军用不足,也有人提过重新启用海运,可这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李如松说起这话的时候,颇有点指点江山的大将风范,但末了却又添了一句,“多亏张部院到任辽东之后,多行善政,父亲又屡败蒙古和女真,辽东人不像从前那样朝不保夕。” 汪孚林知道李如松前头半截并没有任何问题,可后头称赞张学颜的话却像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因此他也只打了个哈哈。 比起欧洲人此前此后大航海的热情,如今的大明朝廷着实称得上保守。因为隆庆开海,商船终于得以光明正大地远洋海上,前往南洋西洋甚至偷偷摸摸去倭国乃至朝鲜进行海贸,可官府那曾经的宝船厂却早已经荒废了,就连海运漕粮也因为上次倾覆而彻底叫停。 在方圆一千五百步的牛庄驿城,众人只停留了一夜,接下来则于海州卫城少歇,又经过鞍山驿前行一日半,便是辽东都司所在的辽阳。这里曾经是洪武初年整个辽东的最高权力机构,但随着辽东总兵、辽东巡抚设在广宁,尽管辽阳仍是一等一的重镇,又是整个辽东最繁华的地方,但昔日在辽东曾经位于最高序列的都指挥使,大多成为了武将的加衔,如今辽东挂着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