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 (第3/3页)
头砸,还是用石碓,都需要不断调整物品的形状和位置,确保用的力气能够均匀地作用于每一处。 但用石磨,他们全程什么都没做,只有一个人在那转,白朔也只是偶尔加点料,出来的碎块竟然是一样的。 这个发现让大家惊奇不已。 白朔没有看围观者的反应,磨槽中积攒不少还没有完全磨好的粗粮面后,白朔用一个干净的陶罐把这些收集起来,然后开始磨第二遍。 第二遍磨完后重复刚才的工作,三遍磨完后,能够明显地看出小麦粉和麦麸混在了一起,想把两者分出来,要用筛子。筛子部落有,和编织品一样,由部落里的老人制作,用刚抽出的麻纤维编织出一块三十厘米左右的大小的圆形布料,周围用竹片固定住,就成了一个圆形的筛子。 筛子之前的工作是筛陶土,用筛子筛一遍,土料中比较大的颗粒会被筛出来,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带着硬颗粒的陶泥捏成陶坯,就算晾干的时候没问题,烧制过程中也会因为受热不均匀导致开裂,增加了过筛这一环节,烧制成功率大大提高。 筛面粉用的是同款筛子,只不过是新的,编好的网筛洗干净后晾干,舀一勺磨好的带皮面粉放进筛子中,左右慢慢晃动,细腻的白面会从筛子底部漏到碗中,筛子里只剩下麦麸。把麦麸倒进单独的容器中,再筛下一勺。 就这样来回筛两遍,碗里只剩下不含麦皮的面粉。 因为全程手工,过筛时并没有完全将麦麸筛出去,因此面粉不如上辈子吃过的白,不过这并不影响食用。 最开始只有磨面是亚成年的工作,后来筛面的工作也被他们抢走了,这种晃一晃两边就能出现完全不同物品的感觉,让一群人仿佛找到了新的玩具,你筛一会我筛一会,玩得不亦乐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