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963 馨士云集 (第4/5页)
戎行于北,对于江东人物如何也是久有梳理,况且凡有举任则必涉于王事轻重,因而于此也是不敢不慎。诸位良友若有此念,不妨于城中馨士馆稍作盘桓。实不相瞒,早前馨士馆诸多秀起时贤,此前也多拔用或赴豫北,或赴河洛……” 大都督对九品官人法不太看重,杜赫作为亲近之人又怎么会不知。从馨士馆拔用人才,其实就是淮南都督府自己制定人才标准,甩开九品官人法那一套而录用人才,眼下还仅仅只是一个铺垫,未来随着大都督权位和影响力越高,馨士馆才人法一举取代九品官人法都未可知。 杜赫近来不厌其烦对前来拜访者宣扬此事,也就是在一遍一遍强调馨士馆对于淮南求进的重要性。当然时人若有不认可那也没办法,只能说与淮南都督府无缘。当然家世背景强大者可以越过馨士馆,让台辅诸公直接选派进入都督府,但注定只会成为一个边缘人物,融入不了核心中。 馨士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作,其实也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举用标准。其成员主要分为馆士并业士,馆士是真正饱学之士,享受都督府所拨付的津贴,能够坐馆开讲授业的高士。 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可以直接进入都督府任事的人才,只是或有厌倦案牍庶务,或只担任顾问之劳,或者只愿专注经义典章之类。 至于业士,则是在馨士馆进学受业的时流年轻人,学子当中的优秀人才,最起码获得一位或多位馆士嘉奖,又或在馆中一些考核当中名列前茅者,才可超出普通学子一等,被选为业士。此前河洛方面征用大批人才,所选的主要便是这些业士。 他们虽然不算是正式的在册官员,但取巧之法良多,并不影响展现其才能,这轮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